编辑: Mckel0ve 2019-07-07

第八章 会计账簿

第九章 财产清查

第十章 账户的分类第十一章 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账第十二章 会计报表第十三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第十四章 会计工作组织

第一节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概述

一、会计循环: 会计信息系统在反映经济活动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其独特规律的 处理程序与方法,也就是顺序依次进行的会计过程,而且这种过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我们把它称为会计循环.

构成会计循环的基本步 骤有:

(一)设置账户

(二)编制会计分录

(三)过账

(四)试算平衡

(五)调整分录

(六)结账

(七)编制会计报表

第一节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概述 ① 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② ③ ④ ⑤ ⑥ 会计报表 现 金日记账 ⑤ 明细账 总账转账凭证 银行存款日记账 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 企业的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错综复杂的,要想描述这些经济业务.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系统,全面、连续、系统、 综合地反映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实质,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而要建立这个系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设置账户.

(一)设置账户 每一个账户反映某一经济业务的类型,如"现金"账户反映库存现金的增减变化和结存的情况,"原材料"账户反映各种原材料的增减变化和结存 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账户都是用来反映该账尸增减变化和结存情况的,如收入类账户就反映一定时期收入的发生情况,即一定时期收入的总额.

(一)设置账户 每个账户还有其相应的代号,如现金账户的代 号是l001,原材料账户的代号是121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代号是 5101等.在我国,企业的账户是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设置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 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一)设置账户 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要编制会计分录,也就是分析该业务对哪些账户(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影响,影响的数量是多少,影响的方式如何(增加还是减少了该账户的余额)等.例如,企业购买了10000元的原材料,相应地要付出10 000元的货币资金,那么,这笔业务则涉及到了两个账.

(二)编制会计分录 即原材料账户增加了10 000元,而银行存款账户则减少了10000元;

如果购买了上述材料而没有立即付款,那么就增加了10 000元的负债,即涉及到原材料和应付账款账户;

如果所购买的材料只是付了一部分现款,那么就涉及到三个账户了,即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账款三个账户.具体地说,也就是这笔业务使原材料增加、应付账款增加、银行存款减少.

(二)编制会计分录 在实际工作中,编制会计分录就是根据记载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作出相应分类,并在记账凭证作出分类登记.在手工操作中,会计凭证是统一印制的,会计人员只需要填入相应项目的内容即可.

(二)编制会计分录 在计算机系统中,会计凭证模块会有统一记账格式,输入相应的内容和数据之后,打印出来就是记账凭证(通常不需打印).而在有的企业,为了工作的方便,把经济业务记到日记账中,这个日记账记录的是每日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相当于分录簿,一般称为普通日记账.而记录某一项特殊业务的日记账则成为特种日记账,如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