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7-12-07
维修管理与全面设备维护 ------设备三级保养 维修管理与全面设备维护 设备管理设备保养故障与对策设备管理个别技法全面生产保养TPM地推行自主保养活动

第一章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意义与目的 使设备机能发挥最高使用效率 设备管理是生产管理的三大要素之一 透过设备的有效管理,制造出更有价值的产品人员 人事管理 品质 物流 资材管理 生产活动 成本 产品 设备 设备管理 交期 设备保养 设计管理----产生设备阶段 设备管理 (Project Engineering)维护管理----使用阶段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维修管理,即设备保养,生产维修保养 保养目的:保持设备性能发挥100%.

未来的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设备保养与生产作业成为一体,没有恰当的、适时的保养,生产设备会故障停机,影响生产.

2、挑战零故障为目标 生产上的问题根源于设备的故障 投入所有的努力,以期达成机能下降性的故障为零,预计能听执行的故障为零的理性状态. 未来的设备管理

3、培养内行的设备人员 a、训练每天使用设备的操作人员 正确的操作可以免除50%~80%的保养 b、训练设备专业的保养人员 维护人员要会检查、实施一般的保养 c、训练强化设备的购买人员、设计人员

第二章 设备保养 设备的保养工作,在于保持机器设备经常在良好的使用状态,而且防止不正常的损坏工作,或当损坏时快速恢复其使用状况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因此设备保养乃设备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一环.

一、设备保养发展之历史 事后保养(BM Break Down Maintenance)预防保养 (PM Preventive Maintenance)改良保养(CM Corrective Maintenance)生产保养 (PM Productive Maintenance)保养预防 (MP Maintenance Prevention)全面生产保养 (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 故障后修理 无管理时代? 把握故障倾向事前保养 1950? 改良常出问题的部分 减少预防保养得部位?能产生利润、高生产力、低 成本的保养 1954?设计免于保养的设备 减少过去发生故障再出现?全员参加性的保养

二、生产保养的基本活动 目的 手段 不需要保养的设备 保养预防 为设计好的设备,在设计阶段的管理 提升信赖性、保全性、安全性、操作性 改良保养 对现有设备的改善生产保养 预防故障、保持正常状态(最经济高生 预防保养 按点检基准实施产力的保养)非重点设备厅级维修 事后保养 重点设备紧急修复

三、设备保养工作的区分

1、以往对设备保养工作通常分为四级或五级 (1)预防保养段:使用单位或保养单位的职责 一级保养:清洁、检查、润滑防锈、加油换、记录运转条件.基本不用工具,摸、听、闻、嗅) 二级保养:检查、小修理、调整、换件、检修等.用小工具、不动内脏) (2)修护保养段:保养单位的职责 三级保养:零件更换、小总成维修等 (动用工具、专业维修人员) 四级保养:停线或停炉主件翻修或全 部大修.专业维修人员进行) 五级保养:整体大修或改造 (专业维修人员、工程师) 通常设备保养只到四级保养

2、近代设备保养的分工原则 (1)设备使用人员的任务 ? 正确的、小心的操作 ? 彻底清洁 ? 正确的加油 ? 螺丝、螺帽的加锁紧 ? 设备机能下降时,不要使用 (2) 生产保养活动的三大要素 ? 防止劣化:清扫、加油、加锁紧 ? 测定劣化:仪器点检、五感点检、分解点检 ? 劣化复员:定期换件、修理劣化部位 (3) 保养工作的基本分担 ? 设备使用、操作人员 预防劣化 ? 保养人员 测定及点检劣化、修复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