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被控制998 2015-08-08
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 李连海13358770665lilianhai06@126.

com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研读

一、高中新课改的基本内容1.改革课程结构2.改革课程内容3.措施保证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三、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一)什么是通用技术

(二)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

四、模块内容解读

(一)课标对模块内容的说明

(二)必修模块的相关解读

(三)选修模块的相关解读

一、高中新课改的基本内容 1.改革课程结构课程分为两类,即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规定课程的基本结构由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设置了8个学习领域,即语言与文学领域(语文、外语)、数学、人文与社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学习领域下设学科科目,共设置了14个科目,通用技术是其中一个新设置的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根据具体科目的内容设置相关的模块,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 2.改革课程内容 新课程包括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I、选修课程II三部分.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I的课程 标准由国家研制,选修课程II由学校自行研制.为了保证学生形成共同的基础,使新课程更加适应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实际,《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 3.措施保证 (1)合理、有序安排课程.(2)建立选课指导制度.(3)建立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制度.(4)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5)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枢纽. 课程标准的两个最基本特点: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某一学段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课程标准不直接规范教学材料,而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间接影响教学材料的编写.它是国家对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在具体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教学大纲是以具体的内容为标准,不以水平为依据;

教学大纲所列的内容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掌握,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要达到那个最高要求.教学大纲所关注的是确定人人都要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及要求,而课程标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对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材料达到这一结果,课程标准不作具体限制.教学大纲规定对所有学生的最高要求,而课程标准只规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高中课程标准的突出特色 高中课程标准力图在 课程目标 、 内容标准 和 实施建议 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学科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安排.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也都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具体内容.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根本区别 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标对每一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整体把握课程.课标说明,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 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 其次,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变化.课程的功能由过去的单纯强调知识与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明确了各学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强调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它只提出原则性的教学和评价建议,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突出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主要是按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来描述的.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对 知识与技能 目标领域的刻画,体验性目标则用于反映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目标领域的要求.无论是结果性目标还是体验性目标,都尽可能用便于了解、便于操作的行为动词来刻画.确立体验性目标,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显著不同,通过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此同时,课程标准还提出发展性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第三,强化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课程标准结合各学科特点,通过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力求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以往教学大纲对知识的要求是 了解、理解、应用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