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ieth 2014-02-03

第九章 企业与市场 企业与市场一样也具有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当我们把企业与市场联系起来,特别地是,从现代经济制度的角度来对企业进行分析,就会慢慢揭示这个 黑匣子 里的奥秘.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从一些基本概念入手,探讨诸如企业与市场有什么不同,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存在的边界及最优规模等基础性却很重要的问题.本章我们主要讨论企业追求的目标,然后我们分析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的供求行为;

我们运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企业存在的理由,其相对于市场的优越性与缺陷;

第三节分析企业存在的边界及其最优规模的选择.

一、企业的目标 1. 厂商与企业 在以上章节的分析中,我们主要采用了 厂商(firm) 这个概念.在经济学分析中,生产者也称厂商或企业,厂商和企业(enterprise)是可以互用的概念,是指根据一定目标(通常是利润最大化),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独立经营单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以独立的生产者的面目和其他企业发生关系,而这种联系的基础就是市场;

二是企业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是非独立的,联系各个组成部分的是企业决策者的计划;

各组成部分和外界的关系,同样受企业决策者的计划支配企业的这种独立性来自产权的界定,围绕着产权交换,企业周围就形成了拥有各种利益关系的经济主体.这些主体主要包括三种类型:雇员、管理者和所有者.雇员是为企业工作的人员,通过工作劳动收取报酬;

而管理者有可能是所有者,但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是企业所有者雇佣的具有管理和经营企业职责的高级雇员,也按劳取酬;

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行为的最终责任者,当然也是企业行为收益的获得者和有关代价的付出者. 作为生产单位,企业的功能就是将各种生产投入(如土地、劳动、资本等)通过整合、配置转化为一定产出,并据此获取利润.企业可以是单工厂,也可以是多工厂.多工厂企业的工厂布点可以是在同一区位,也可以跨地区,甚至跨国.企业的规模可以小到只有夫妻两人的个体户,大到巨型跨国公司. 2.企业的目标 分析企业行为就是探讨在技术和成本约束下企业如何实现一定的目标.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一直是经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根据利润最大化假设建立的厂商模型,得到了十分有用的有关厂商行为的可供检验的理论假说.但是,在现实中,企业并不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除了利润最大化外还有着许多其他的目标. (1)企业的非利润最大化目标 根据对现实中厂商目标的进一步研究,经济学中产生了其他几种重要的替代性厂商目标假设主要有鲍莫尔(Baumol)的 销售收入最大化 假设、威廉姆森(Williamson)的 经理人员效用最大化 假设,西蒙(H.Simon)的 满意利润 假设. 第一,销售收入最大化.鲍莫尔认为,在现代公司制的企业组织中,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并不是企业真正的经营者,企业的日常决策是由企业的所有者(委托人)委托经理(代理人)做出的.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理之间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销售收入对经理人员的地位、声望和收入的影响大于利润.因此,经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追求其他一些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标.例如,为了避免因此时利润提高而导致彼时利润下降的风险,经理人员往往追求一定稳定利润水平前提下的销售收人最大化(Sales maximization).著名的《财富》杂志就是以公司的销售收入为标准来排列每年的世界500强.因此,当公司的经理阶层追求进入世界500强以及在500强中的排位时,销售收入最大化就成为主要目标. 第二,经理人员效用最大化.威廉姆森认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并不能完全监督和控制公司经理的行为,经理人员除追求正常的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之外可能还追求诸如职工规模、个人名声等其他效用目标.例如,追求明亮宽敞的办公室、豪华的家具、大量的秘书等,享受所谓的 在职消费 .另外,企业的规模越大,经理们在其地位、权势、可支配资源等方面的得益就越大,特别是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企业的规模越大,级别就越高,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一种激励因素促使经理们主要着眼于效用最大化. 第三,满意利润.西蒙(H.Simon)认为,利润最大化假设是不现实的,现实中确定产品的需求函数非常困难,并且利润最大化假设也包合着对经理的根本不切实际的能力要求.要求经理利润最大化的过程必然遇到三个障碍:一是由于信息汇集能力的局限性,要制定出所有的可能性方案几乎不可能;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